八月长江万里晴配资炒股app,千帆一道带风轻。自古以来,宜宾被称为“三江交汇”之城,金沙江与岷江在此交汇形成长江,向东奔流,日夜不息。
曾经的宜宾以好酒、好茶、好竹闻名于世,而今天的宜宾聚集了动力电池、光伏、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代表性产业,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长江水源治理方面同样成效斐然,仅短短数年,由内而外已然是一副崭新的面貌。与此同时,宜宾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新三样”与传统优势产业“双拳出击”,出口外贸至欧、亚、非、美等多个海外市场,国际化战略呼之欲出,全球影响力持续上升。
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动能如三江之水汇聚于这座西南城市,掀起了“新”的浪花。
“零碳”之城
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后,宜宾“动力电池之都”的名号已经深入人心。企业愿意选择四川、选择宜宾投资建厂,当地丰富的绿色能源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地处三江汇流处的宜宾,水能资源极其丰富,能源结构中绿电占比达85%以上,水电占比达70%以上;清洁水电资源达800万千瓦,每年可吸纳外送绿电量约160亿度。宜宾坐拥中国排名第五、世界排名第十一的向家坝水电站,水电电价在补贴后可以低至0.3元/度,用电成本不到长三角地区的一半,对高耗电的工业企业而言十分友好。至2024年8月,向家坝水电站已经投产发电十周年,累计发电超35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0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89亿吨,环境与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显著。
宜宾地处三江汇流处
得益于当地“全水电+零碳天然气”绿色能源的解决方案,动力电池产业链中的四川时代、宜宾锂宝、宜宾中车、时代吉利等公司已先后在宜宾建成“零碳工厂”。其他产业链企业也正积极向碳中和迈进,今年上半年,四川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认证颁发的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成为宜宾光伏产业领域中首个“零碳工厂”。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仅有效节省了企业的用电成本,同时大规模降低了企业的碳足迹,为企业出口欧美等国家时规避碳关税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保护全球气候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补强动力电池产业链,构建全产业生态
虽然已经成为动力电池领域首屈一指的城市,但在“动力电池+”生态的构建上,宜宾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进一步扩大其产业影响力,通过布局储能、固态电池、低空飞行器等领域继续补强、补全动力电池产业链。
今年的2024动力电池大会上不仅有电池企业,还吸引了沃飞长空、一电航空、深城交等电动飞行器领域的头部企业。根据参会方介绍,宜宾将以电池为媒介,向低空经济领域进一步延伸,与相关企业洽谈合作。
在固态电池产业化方面,宜宾在长江工业园区规划了2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建设四川省首个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正在推进的项目一期占地168亩,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4GWh高安全电池生产线、30MWh全固态电池小试线。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8亿元。未来,将有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芯、卤化物固态电池、富锂锰基正极、金属负极等7个固态电池产业项目落地。7月17日,宜宾发布了揭榜挂帅新型研发机构“江源行动”首批新型研发机构需求榜单,榜单主要聚焦固态电池电解质方向、固态电池的人工智能安全检测及关键材料两大方向,为宜宾布局固态电池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动力电池新镇
储能是动力电池下一阶段的重点应用领域,宜宾市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园的发展,通过签约入驻中车、中能建、国电投等央企、国企及重点企业,形成了完整的储能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园区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到2027年有望突破300亿元。
通过积极拓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赛道,宜宾在持续巩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基础上正构建起“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生态圈。与此同时,重视创新的宜宾正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全固态电芯研发团队在全固态电池研发领域取得的新突破,成功研发出纳米级粒径的“硫化物电解质”;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正极材料及其配套前驱体,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端数码产品和动力工具等领域;动力电池技术在重卡换电、智能轨道、公共交通和车路协同等场景的深化应用。
打造“4+4+4”新质工业体系
宜宾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不局限于动力电池领域,近年来,宜宾政府新颖地提出了“4+4+4”工业发展道路。这一战略旨在通过构建四大主导产业、四大传统产业、四大未来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其中,主导产业方面,宜宾将加快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世界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传统产业方面,宜宾将继续发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行业优势;未来产业方面,主要包括新型储能、数字能源、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贵川三省是全球太阳能电池原材料主要产地之一,发展光伏产业的区位优势显著,吸引了宜宾的战略目光。2022年以来,宜宾大力进军光伏赛道,着力打造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2023年全市晶硅光伏产业便实现产值262亿元,发展突飞猛进,多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2024年上半年,全市晶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同比再增长93.7%,接近翻倍。
从光伏产业链布局可以洞见宜宾的青云之志。目前,成都、眉山以太阳能电池环节为主,乐山以硅料、硅棒环节为主,宜宾则是省内首个完成光伏全产业链布局的城市,成为“成眉乐宜”光伏产业走廊的重要枢纽,为产业链协同和就近配套起到了关键作用。截至2024年5月底,宜宾累计签约落地光伏项目36个、总投资1325亿元。现已投产项目16个,建成拉棒产能58GW、切片产能50GW、电池片产能53GW(全部为N型电池)、组件产能0.5GW,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宜宾正着手在光伏领域复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成功。宜宾与中山大学共建的四川省光伏产业研究院预计今年10月正式挂牌,首批光伏领域“揭榜挂帅”项目发榜金额超9100万元,积极开展新型研发机构招引落地。此外,宜宾与五大发电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全市“光储充放”一体化发展;成立宜宾新能源产业公司,负责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统筹推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首批41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清单。
宜宾正以开放的胸襟欢迎业界人士,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宜宾高标准举办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一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并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申办了2024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
光伏之外,数字经济正在同步成为宜宾新质生产力的引擎。2023年,宜宾130户数字经济规上企业实现营收达667.18亿元,首次成功跻身数字百强市,位居全国第59位。近日,宜宾更是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今年,宜宾突出打造提升数字经济专业特色楼宇,推动信息技术服务快速成势,宜宾市新经济科创产业基地已全面建设完成,34家数字经济企业相继入驻。此外,宜宾市大数据产业园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承载地,聚集了众多数字经济类新兴产业,吸引了华为、中软国际等知名企业入驻,为全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宜宾市大数据产业园
顺应新产业发展的东风,宜宾沿循“引龙头+强支撑+延链条+育集群+优管理”的发展路径,以2026年为时间节点,设立了晶硅光伏产业全面成链成圈、形成1500亿级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以及数字经济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打造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双重目标。
登上国际商贸大舞台
作为一座西南内陆城市,宜宾充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发展国际商贸,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今年1至7月,宜宾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2.26亿元,规模仍列全省第二,其中出口总值149.45亿元,同比增长15.3%,共计与171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95.87亿元,同比增长33.6%。
从产业来看,宜宾纺织、白酒、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全力拓展国际市场,主要产品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今年1至7月,出口纺织纱线10.81亿元,增长26.9%;出口钛白粉2.79亿元,大幅增长89.4%;出口白酒2.33亿元,增长25.9%;出口茶叶652万元,增长93.8%。在传统产业持续向好的同时,新兴产业也成绩亮眼。前7个月,宜宾出口智能投影仪3.77亿元,同比增长44%。
宜宾市政府正努力将本地产品推向全世界,尤其是特色白酒。今年以来,宜宾市组织酒企参展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食品饮料展、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大力提升宜宾白酒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此同时,宜宾也积极拓展渠道培育酒类线上消费市场,加快构建海外立体营销体系,广泛开展海外消费者培育。为促进宜宾白酒外贸高质量发展,宜宾海关开通线上业务办理,压缩出口备案时间流程,为企业提供更便捷服务。
今年,宜宾政府组织20余户次企业参加四川整车贸易全球行(俄罗斯站)、中国(四川)—乌兹别克斯坦经贸交流会、哈萨克斯坦—中国(四川)经贸合作大会、中国(四川)—巴西、智利经贸文化推介交流会、第135届广交会等国际市场拓展活动,将汽车、茶叶等优势产品推向世界,收获了不少中亚、南美地区的订单。
清江水之源,重建绿色生态
长江,是宜宾的城市之魂,绿水青山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底蕴。
然而,早年间的粗放式的工业发展给长江源头带来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化工、造纸等老工业企业“围江”而建,沿江砂石乱采乱堆;污水集中排放入江,导致长江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岸线遭受侵占,水生态功能出现退化。
对于长江生态遭受破坏的问题,宜宾市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宜宾全力打响碧水保卫战,坚定扛起“守护一江清水”的责任,先后出台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守护好一江清水、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宜宾的决定》《绿色宜宾发展规划》《宜宾市总河长制运行规则(试行)》等规章制度。
具体措施持续落地,首先是给生态治理做“减法”。近年来,宜宾投入近60亿元实施沿江污染企业“退城入园”,先后对20余家企业进行整体搬迁或关停,解决老工业企业“围江”问题。依法拆除取缔餐饮趸船38艘、非法码头2座、沿江砂石堆场92个,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6个,拆除侵占河道违章建筑近4万平方米,拆解涉砂船舶32艘,退出占用长江岸线5.61公里。同时围绕岸线生态修复做“加法”,大力推进沿岸生态缓冲带建设,恢复沿江自然岸线约1703亩,投资76亿元建成生态缓冲带近82公里,生态复绿近20万平方米,建成亲水节点、休闲驿站、公园15个。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宜宾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四川省率先完成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强化水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启动了81个城镇污水治理项目,投入9800万元完成凤凰溪8.6公里黑臭水体整治。建成水资源科学调配体系,完成流域内192个小水电站生态基流下泄设施改造,清理整改338座小水电站。宜宾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老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的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6种,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数年的治理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长江自然岸线率从2010年的25%提升至2022年的97.7%,长江宜宾段多年平均流量达到保障目标。长江干流挂弓山国控断面水质从2010年的Ⅲ类改善到2022年的Ⅱ类,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0年至2022年,宜宾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30%提升到38.1%。对沿江工业企业的清退为当地百姓享受自然环境创造了新空间,宜宾沿江陆续建成长江零公里地标广场、长江文化公园、生态湿地公园等供当地居民和海内外游客休闲观光的场所,实现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三江环抱出门见,碧水穿城清波涟。宜宾以新质生产力为指南针,在推动产能升级的同时不忘长江水源治理,不仅构建了绿色产业生态,更还居民绿色自然生态,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丽画卷,树立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郝文然
相关阅读 陈吉宁会见挪威首相斯特勒赓续传统友谊,拓展务实合作,携手绿色转型。
09-11 19:43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重磅发布;上海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丨明日主题前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按下“加速键”,充电运营基本面进入改善通道;《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重磅发布,以鼓励创新发展为第一要务。
主题前瞻 09-09 22:07 院士汪华林:资源循环利用早晚会实现,氢是主要载体他认为,未来在绿色低碳技术中,加氢和电转化将成为主要的技术之一。
09-09 19:56 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高端对话第一场 聚焦“动力电池的新场景与新机遇”08-31 19:15 反转的信号,终于来了?
长期来看,光伏作为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之一配资炒股app,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的需求增长与供给优化仍值得期待,但短期内市场风险偏好和供求格局限制了光伏指数走出反转的可能性。
08-30 12:3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在线配资观点